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九、圣言的字义或外在意义
WH13.圣言的字义是照着世界上的表象来表达的(589, 926, 1832, 1874, 2242, 2520, 2533, 2719-2720节),它适合心思单纯之人的理解力(2533, 9049, 9063, 9086节)。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8783节),因为属世之物是属灵和属天事物终止于其中的最终事物,属灵和属天事物立在属世之物上面,如同房屋立在地基上;此外,没有一个外在形式,圣言的内义将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房屋(9360,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节)。圣言因具有这种性质,故是一个属灵意义和一个属天意义的容器(9407节);由于这就是圣言的性质,所以字义里面有一种神性的圣洁,这种圣洁一直延伸到每一个细节,直至一点一画(639, 680, 1869-1870, 9198, 10321, 10637节)。尽管在以色列人面前制定的律法已经被废除,但由于其中的内义,它们仍是神圣的圣言(9211, 9259, 9349节)。为以色列或犹太教会,就是一个代表性教会所制定的这些律法、典章和律例,有一些在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意义上仍是有效的;其中有一些要完全照其外在意义来遵守;有一些如果人们愿意,也是有用的;有一些则完全废除了(9349节)。甚至就那些已经被废除的事物而言,由于隐藏在它们内义里面的天上事物,圣言仍是神性(10637节)。
如果不同时照着内义,或也可说,照着来自圣言的真正教义理解圣言,圣言在字义上是何性质(10402节)。大量异端邪说是从没有内义,也就是没有取自圣言的纯正教义的字义中喷涌而来的(10400节)。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无法忍受圣言的内在事物(10694节)。这些人是犹太人,他们今天还是这样(301-303, 3479, 4429, 4433, 4680, 4844, 4847, 10396, 10401, 10407, 10694, 10705, 10707节)。
9262.“不可杀无辜和义人”表对摧毁内层和外层良善的憎恶。这从“无辜”、“义人”和“杀”的含义清楚可知。“无辜”是指一个处于内层良善的人,因而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内层良善,如下文所述。“义人”是指一个处于外层良善的人,因而在抽象意义上是指外层良善,因为“义”论及对邻之爱的良善,而“无辜(即纯真)”论及对主之爱的良善。对邻之爱的良善是外层良善,而对主之爱的良善是内层良善。“杀”是指摧毁。“义”(righteous)表示对邻之爱的良善,这一点可见于下文。但“纯真(即无辜)”表示对主之爱的良善,是因为那些爱主的人被赋予纯真;因为纯真在于从心里承认,一个人若任由自己,只想要邪恶,只感知虚假,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皆唯独来自主。除了那些通过爱与主结合的人外,没有人能从心里承认这些事。这些人住在至内层天堂,该天堂由此被称为“纯真天堂”。所以他们所拥有的良善是内层良善;因为纯真天堂的居民所接受的,是从主发出的爱之神性良善。因此,他们也是赤身的,还看似小孩子。正因如此,纯真由赤身,也由婴孩来代表。纯真由赤身来代表(参看165, 213, 214, 8375节);由婴孩来代表(参看430, 1616, 2280, 2305, 2306, 3183, 3494, 4563, 4797, 5608e节)。
从刚才关于纯真的阐述可以看出,主的神性若不在纯真里面,就无法被接受;由此可推知,良善并不是良善,除非纯真在它里面(2526, 2780, 3994, 6765, 7840, 7887节),也就是除非承认从自我发出的,只是邪恶和虚假,一切良善和真理皆来自主。相信关于自我的前者,相信并意愿关于主的后者就是纯真。因此,纯真的良善就是来自主并与一个人同在的神之良善本身。正因如此,“纯真(或无辜)”表示一个处于内层良善的人,在抽象意义上表示内层良善。
由于“纯真之人”或“纯真”表示来自主的神性良善,所以流纯真之人(或无辜之人)的血是大罪。当犯有这种罪行时,全地都会受到诅咒,直到这罪得赦免,这从若遇见有人被刺死在地上所进行的调查和赦罪的过程可以看出来。在摩西五经中,这一过程被如此记着说:
若在地上遇见被刺死的人倒在田野,不知道是谁击杀他的,城中长老就要出去到被刺死的人四围的城邑;离那被刺死的人最近的城,那城的长老要取牛群中一只未曾被用来耕种过、未曾负轭的母牛犊;那城的长老要把牛犊牵到未曾耕种的荒谷,在谷中打折牛犊的颈项;祭司利未的子孙要近前来;那城的众长老,就是站在被刺死的人旁边的,要在那山谷中,在所打折颈项的牛犊以上洗手;他们要回答说,我们的手未曾流这血,我们的眼也未曾看见这事;耶和华啊,求你赦免你所救赎的以色列民,不要将无辜之人的血放在你百姓以色列的中间。这样,他们流血的罪必得赦免。你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就可以从你们中间除掉无辜之人的血。(申命记21:1-9)
谁都能看出,当在这地流无辜之人的血时,调查和赦罪的这一过程含有天堂的奥秘在里面;人们绝无可能知道这个奥秘,除非他们知道“倒在田野被刺死的人”、“未曾被用来耕种过、未曾负轭的母牛犊”、“未曾耕种的荒谷”、“在谷中打折牛犊的颈项”、“在牛犊以上洗手”,以及这一过程的其它一切细节表示什么。除非所吩咐的这些事表示这些奥秘,否则这完全不符合由神口授、一字一句都是受到启示的圣言。因为没有某种更深层次的含义,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一个毫无神圣可言,事实上几乎毫无价值的仪式。
然而,从内义明显可知它里面隐藏着什么奥秘。也就是说,如果知道“倒在田野被刺死的人”表示在一个良善所存在的教会中,被消灭的真理和良善;“离那被刺死的人最近的城”表示其良善已被消灭的教会所教导的真理;“未曾被用来耕种过、未曾负轭的母牛犊”表示尚未因被恶欲奴役而将虚假引入信仰,将邪恶引入生活的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良善;“未曾耕种的荒谷”表示由于缺乏知道而没有用信之真理或良善来培养的属世心智;“在谷中打折牛犊的颈项”表示由于无非而洁净,因为这是无知的结果;“洗手”表示从这大罪中洁净。一旦知道这些事,就明显可知“流无辜之人的血”表示教会成员消灭来自主的神性真理和良善,因而消灭主自己。
要知道,这整个过程代表天上这种性质的罪,也就是说,它是无罪的,因为它是出于含有纯真在里面的无知而行出的,因而不算为邪恶。这个过程的一切细节,甚至最小的细节都代表在这个问题上某个本质方面;从内义明显可知每一个细节代表哪个方面。“被刺死的人”是指已经被消灭的真理和良善(参看4503节);“地”是指教会(参看662, 1066, 1067, 1262, 1413, 1607, 1733, 1850, 2117, 2118e, 2928, 3355, 4447, 4535, 5577, 8011, 8732节);“田野”是指良善方面的教会,因而是指教会的良善(参看2971, 3310, 3766, 4982, 7502, 7571, 9139节);“城”是指真理的教义,因而是指教会所教导的真理(参看402, 2268, 2449, 2712, 2943, 3216, 4492, 4493节);“牛”是指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良善(参看2180, 2566, 2781, 9134节);因此,“牛犊”是指婴儿的良善(参看1824, 1825节)。
它“未曾被用来耕种过、未曾负轭”表示这良善尚未由于缺乏知识而服事虚假和邪恶,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被用来耕种、负轭”表示服事。“山谷”是指被称为属世心智的低层心智(参看3417, 4715节);“荒谷”是指缺乏真理和良善的心智(参看3908节);因此,“未曾耕种的山谷”是指尚未用真理和良善来培养的属世心智,因而是指仍缺乏知识之物;播种的“种”是指信之真理(参看1025, 1447, 1610, 1940, 2848, 3038, 3373, 3671, 6158节)。“打折颈项”是指赎罪,因为宰杀各种牲畜,和献祭一样,都表示赎罪。“洗手”表示从虚假和邪恶中洁净(参看3147节);故在此它表示从这大罪中洁净;因为“流血”一般表示向良善和真理施暴(9127节);因此,“流无辜之人的血”表示消灭与人同住的神性之物,因而消灭与他同住的主自己;事实上,与人同住的真理和良善就是主自己,因为它们来自主。
在这些经文(申命记19:10; 27:25; 以赛亚书59:3, 7; 耶利米书2:34; 7:6; 19:4; 22:3, 17; 约珥记3:19; 诗篇94:21)中,“流无辜之人的血”所表相同。就近似的意义而言,“无辜之人”表示一个没有罪,也没有恶的人,在古时,人们还通过洗手还见证这一点(诗篇26:6; 73:13; 马太福音27:24;约翰福音18:38; 19:4)。这是因为来自主并与人同住的良善是没有罪和恶的。如前所示,这良善就是内义上的纯真之良善。不过,存在于外在人中的良善,也就是没有罪和恶的外层良善被称为“义”,如在大卫诗篇:
毁灭的宝座必不与你相交;聚集攻击义人灵魂,将无辜流血的人定为死罪的。(诗篇94:20, 21)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